“中特估”持續(xù)引爆中字頭股,中小市值股被迫讓位調整
上一交易日行情回顧:
(資料圖)
昨下午,石化、券商、保險板塊拉升,上證50大漲2.01%,滬指大漲1.42%,創(chuàng)年內新高。白線高高在上,黃線遠離在下,大盤股跑贏大盤。游戲、文化傳媒、互聯(lián)網板塊跌幅居前。個股漲跌比由中午2395:2303,擴大為2647:2072。漲跌停個股比由中午37:11擴大為50:17。成交量11228億,超1.1萬億,比上日多88億。北上資金由中午凈賣出3.32億,扭轉為凈買入19.18億。其中深股通凈賣出12.5億,滬股通凈買入31.68億。機構資金入場明顯。大盤報收3385點,在3330點關鍵位僅停留2天就拉到3380點以上,與此前3230點關鍵位上拉鋸40多天截然不同,主要是靠“中特股”持續(xù)拉爆中字頭股大盤股推動大盤指數。
今日消息面:
【美股三大指數小幅收漲 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】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小幅收漲,標普500指數漲0.33%,道指漲0.3%,納指漲0.28%。大型科技股漲跌不一,特斯拉漲超1%,蘋果、亞馬遜、微軟小幅上漲;谷歌跌超2.5%,三星考慮將默認搜索引擎由谷歌改為必應,谷歌近30億美元的年收入面臨威脅;奈飛、臉書跌超1%。
【國家統(tǒng)計局:當前中國經濟總的來看沒有出現(xiàn)通縮 下階段也不會出現(xiàn)通縮】國家統(tǒng)計局新聞發(fā)言人付凌暉今天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表示,總的來看,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(xiàn)通縮,下階段也不會出現(xiàn)通縮。從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情況看,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.3%,保持溫和上漲。從貨幣供應量來看,3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12.7%,保持較快增長。從經濟增長情況看,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4.5%,比上年四季度回升。整體上都不存在通貨緊縮的情況。
【國家統(tǒng)計局: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 同比增長4.5%】國家統(tǒng)計局相關負責人今日在國新辦新聞發(fā)布會上介紹,初步核算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4.5%,比上年四季度環(huán)比增長2.2%。分產業(yè)看,第一產業(yè)增加值11575億元,同比增長3.7%;第二產業(yè)增加值107947億元,增長3.3%;第三產業(yè)增加值165475億元,增長5.4%。
【國家統(tǒng)計局:3月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同比增長3.9%】國家統(tǒng)計局數據顯示,3月份,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.9%。從環(huán)比看,3月份,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.12%。1—3月份,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同比增長3.0%。
【大行情來了?滬指創(chuàng)近10個月新高 200多只基金漲出新高度!看機構最新判斷】4月17日,A股大盤指數集體上漲,上證指數、滬深300、創(chuàng)業(yè)板指以及科創(chuàng)板50全線反彈,分別上漲1.42%、1.40%、0.26%和0.34%,其中上證指數收報3385.61點,創(chuàng)2022年7月以來新高。與此同時,基金業(yè)績也在持續(xù)回暖,逾200只主動權益基金凈值本月創(chuàng)新高,基金迅速回血帶來的賺錢效應或有望持續(xù)推動行情繼續(xù)演繹。
【年內基金發(fā)行總規(guī)模創(chuàng)近5年新低 到了抄底之時嗎?】數據顯示,截至4月17日收盤,2023年以來基金發(fā)行總體份額達2468.48億元,尚不及2021年同期基金發(fā)行規(guī)模的四分之一。在基金投資中,普通投資者往往容易在市場熱點和高點買入,低點無人問津,但從歷史經驗來看,過往新發(fā)行情冷淡、投資者情緒低迷的階段,或許正蘊含著一些投資機會。(第一財經)
【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330億元】央行今日進行38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,中標利率為2.00%,與此前持平。因今日有5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,實現(xiàn)凈投放330億元。
【兩市融資余額增加37.17億元】截至4月17日,上交所融資余額報8046.83億元,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9.14億元;深交所融資余額報7371.99億元,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8.03億元;兩市合計15418.82億元,較前一交易日增加37.17億元。
【北向資金凈流出3億元】截止午間收盤,北向資金凈流出3.75億元。
近期,大盤指數在3300上方快速上漲,主要靠中特股概念股帶動中字頭股和銀行、保險、券商等大盤股的持續(xù)發(fā)力,連續(xù)11天成交超萬億。主要原因是機構預期經濟復蘇形勢向好,公募基金大量調倉至中字頭股。QFII和外資積極加倉A股。
在昨以3385點收盤后,今大盤低開6點3379點,探底3375點,沖高3392,午前收3384。上證50、滬深300漲0.38%、0.08%。上證指數、深成指、創(chuàng)業(yè)板、科創(chuàng)板、中證500、中證1000跌0.02%、0.18%、0.27%、1.71%、0.31%、0.57%。個股漲跌比1296:3440,漲跌停比17:9。兩市半日成交額6673億,較上個交易日縮量616億。
今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布一季度GDP增長4.5%,那是在去年同期增長4.8%的基礎上。預計在去年二季度僅增長0.4%的基礎上,今年從4月起GDP有望增長8%以上。這應該是目前機構強力做多的一個主要動力。
由于中特股概念拉動了大盤股,使A股市值從80萬億增加了近10萬億。這其中固然有新增資金進場,但主要還是存量資金的倒騰。反映在盤面上,4月以來絕大多數時間指數上漲100多點,但個股卻是漲少跌多。表明是以犧牲多數股票為代價的上漲。
從這幾日的盤面看,在大盤股上漲,白線高高在上的情況下,前期市場的兩大主流熱點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輪番調整,影響了絕大多數中小市值高科技股,向下運行。因此,當某些機構網紅在高呼大牛市來了的時候,別忘了市場的存量資金嚴重不足。大盤只可能是階段性的、結構性的板塊輪漲。
大盤股帶動指數持續(xù)放量發(fā)力走高,也使技術指標高高在上,增加了調整的風險。何況未來10天,隨著年報和一季報的披露,個股調整的壓力不小。所以,4月中下旬,人們需謹慎看待指數的上漲,認真檢視手中個股的成色是否和股價相匹配,盡可能趁調整時,拉開距離逢低分批吸納調整到低位的優(yōu)質高科技成長股。一旦年報和季報公布完畢,我相信依然是數字經濟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中特股、大消費概念股板塊輪漲。中小市值高科技股依然會跑贏大盤。尤其是當成交量回落到萬億,或萬億之內,中小市值股的機會更大。
下午關注:大盤下方能否收在3350點之上?上方能否收在3380點之上?黃線能否向上往白線靠攏?個股懸殊的跌多漲少局面能否有所改觀?成交量能否在萬億以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