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股票投資,賺錢的邏輯可以說非常簡單,那就是高拋低吸、低買高賣。不管是價值投資還是短線投機,都跳不出這個邏輯,哪怕是僅拿分紅,也得靠股價上漲填補分紅留下的缺口才能實際賺到錢。
不過,盡管人人都知道炒股要高拋低吸,為什么大部分人卻很難做到呢?
(資料圖)
一個原因,就是對于高和低沒有明確的概念。
要做到高拋低吸,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高和低。股票投資中的高拋低吸,并不是僅看股票絕對價格的高低,更多的還是要看相對價格的高低。
一只股票的絕對價格,從理論上來說最高可以無限大,最低則可以無限接近0。
所以,一只股票的絕對價格哪怕已經(jīng)很高了,只要它還有上漲的空間,它的價格就仍然算是較低的。同樣,一只股票的價格如果還沒跌到零,就算價格再低,只要還會跌,仍然算是較高的。
正是因為在判斷一只股票的高低時不能以絕對價格來判斷,所以就會容易出現(xiàn)判斷失誤。比如同一只股票在同一個價位,有的時候是低位,有的時候卻變成了高位。
所以,如果僅通過股票的絕對價格來判斷高低,跟扔骰子判斷沒太大區(qū)別,正確率很難有保證。而如果不能依靠股票的絕對價格來判斷,想要判斷什么是股票的高和低就會變得復雜多了。
總之,要搞清楚什么才算是股票的高和低,實際上并非一件容易的事,相反還會很困難。如果連股票的高低都沒法正確判斷,高拋低吸也就無從談起了。
另一個原因,就是難以克服內(nèi)心的貪婪和恐懼。
股票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場,里面的財富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,同時又像是唾手可得。只是任何的收獲都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,想要從股市里賺大錢,代價就是需要承擔損失大部分甚至全部本金的風險。
正是在巨大的利益和風險的交織下,更容易讓人爆發(fā)出貪婪和恐懼的人性弱點,以致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為。
比如在股票上漲的時候,盡管已經(jīng)漲了很多,同時自己也賺了不少,可總會有人覺得不滿足,仍然想要它繼續(xù)上漲讓自己賺得更多。
而在股票下跌時,就算已經(jīng)跌了很多,理論上繼續(xù)下跌的空間已經(jīng)不大??删褪菗墓善眱r格還會跌,所以即便是在低位也不敢買,甚至還有可能會把手中的股票給賣掉。
總之,如果不能克服貪婪和恐懼,即便能判斷出股票的高低點在哪,在實際操作時也未必能做到高拋低吸。
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。
對于股票投資者來說,每天可能都會接收很多信息,尤其是自己想買或已經(jīng)買了的股票信息,而這些信息可能就會影響到投資者的操作決策。
比如按照自己的交易計劃,打算在某個價位買入一只股票。不過,在買之前傳出這家上市公司有問題,此時當該股票的價格真的達到目標價位時,可能就不敢買了。
同樣,當持有的一只股票漲了,在準備賣時聽人說還會漲,可能也就會打消賣出股票的念頭。
所以,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擾下,也可能會打亂投資者高拋低吸的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