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位全球第一健身超級IP在Keep上已“消失”157天
編者按: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企業(yè)家雜志(ID:iceo-com-cn),記者張文靜,編輯米娜,創(chuàng)業(yè)邦經授權轉載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B站幾位擁有百萬粉絲的UP主宣布停更時,國內最大的線上健身平臺Keep剛剛迎回擁有千萬粉絲的UP主帕梅拉。此前,這位全球第一健身超級IP在Keep上已“消失”157天。
“Hey Girls,好久不見。”4月7日18時許,全球第一健身超級IP帕梅拉在Keep上更新動態(tài),解釋這段時間的“失聯(lián)”,她稱將“跟Keep一起聯(lián)合打造課程”,并預告系列課程將于4月10日在Keep上全球首發(fā)。帕梅拉的粉絲們看到這條消息后奔走相告,決定重新啟用Keep。
“我準備把Keep下載回來。我還是會員,之前都把它刪了。”一位粉絲說。在過去這近半年時間里,帕梅拉的課程會定期在B站、抖音等各個平臺發(fā)布,唯獨“遺漏”了Keep。她的很多粉絲因此離開Keep,轉移至B站。
在Keep的商業(yè)邏輯里,專業(yè)的健身內容是最核心的一環(huán)。它們希望以優(yōu)質內容吸引新用戶,引導用戶成為訂閱會員、購買配套健身運動產品,實現(xiàn)長期穩(wěn)定的收益。但帕梅拉的短暫“消失”給Keep上了堂課:他們依靠健身IP鞏固的內容護城河并不牢靠。健身IP能讓用戶一窩蜂涌進Keep,也能讓他們迅速抽離平臺。
在B站、抖音、小紅書等各大平臺都在爭食健身領域的當下,巨頭環(huán)伺,Keep不得不開始與各大平臺爭奪“帕梅拉們”。而Keep亟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是,拿什么來吸引健身博主和用戶?
在這背后,Keep面臨的更深層次問題是,用什么來吸引資本市場?近日,Keep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。招股書顯示,2022年,Keep經調整凈虧損6.67億元,較上年度的凈虧損8.27億元已大幅收窄。但外界關心的盈利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,三年里Keep已經虧損16億元。
商業(yè)化問題一直備受質疑的Keep,走到港交所大門前,正急于向資本市場證明它的盈利能力。
帕梅拉離開Keep的157天2022年11月1日,在更新一節(jié)健身課程后,帕梅拉毫無預兆地在Keep平臺“失聯(lián)”了。
帕梅拉是健身界的超級頂流。入駐中國社交平臺前,帕梅拉已經火遍全網,在YouTube上擁有超860萬粉絲,B站一位僅靠搬運帕梅拉健身視頻的博主就能擁有90多萬粉絲。
2020年6月,帕梅拉入駐B站,并開通小紅書、微博賬號,之后迅速在中國走紅。兩個月后,Keep成功搶到這位自帶流量的超級IP,成為第一家和帕梅拉付費簽約的平臺。
用戶沒有想到,與Keep合作一向密切的帕梅拉會停止更新。他們最早發(fā)現(xiàn)反常是在一周后的2022年11月8日,帕梅拉在B站、抖音、微博、小紅書各大平臺都更新了課程,唯獨Keep上毫無動靜。
來源:Keep APP截圖
跟著帕梅拉健身3年的小陶發(fā)現(xiàn)帕梅拉斷更后,幾次詢問Keep客服,對方都回復“達人課程在調整,帕梅拉課表暫時停止更新”,但客服卻無法給出恢復更新的確定時間點。后來有用戶發(fā)現(xiàn),作為Keep智能手環(huán)全球運動大使的帕梅拉,運動時已不再佩戴Keep手環(huán)。他們認為,一定是雙方的合作出了問題——“解約”“合作期滿”或者“終止合作”。
失去帕梅拉的幾個月時間里,一些用戶離開了Keep,跟隨帕梅拉的最新課程,轉移健身陣地至B站、抖音等平臺。一些人甚至直接卸載了Keep,“為了練帕梅拉新視頻,Keep已經被我拋棄了。”
今年2月,準備放棄Keep的小陶看到了轉機。平臺給她推送了一份關于帕梅拉課程的問卷調查,填完不久后,她受邀前往Keep公司,談關于帕梅拉課程的想法。在她看來,這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,Keep的合作意向很明顯。
4月7日,Keep內部人士也向《中國企業(yè)家》否認了“終止合作”這一說法,稱Keep與帕梅拉將會以新的模式合作,聯(lián)合打造獨家付費課程。
“Keep肯定不會跟帕梅拉終止合作。帕梅拉在Keep的用戶量很大,帕梅拉不會愿意放棄Keep,Keep也不愿意放棄她?!鄙鲜鋈耸空f。
很難說帕梅拉是否愿意放棄Keep,但眼下Keep無法放棄帕梅拉是顯而易見的。2020年8月,帕梅拉入駐Keep當天,粉絲就突破10萬。2022年5月,Keep宣布,帕梅拉在Keep平臺的粉絲超過1000萬,成為該平臺第一個粉絲破千萬的健身達人賬號。
“很多人因為帕姐(帕梅拉)不更新都不來Keep了,估計是Keep遭不住了,趕緊把合約續(xù)上?!币晃环劢z認為帕梅拉的回歸,與一些用戶離開Keep有關。
帕梅拉的“消失”和回歸,原因已經不重要,它再次向Keep證明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:用戶放棄Keep比放棄帕梅拉容易得多,畢竟帕梅拉只有一個,可選擇的線上平臺卻有很多。
Keep拿什么留住用戶?Keep早就體驗到用戶留存難。QuestMobile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從2015年到2019年,Keep的活躍用戶數(shù)據(jù)逐漸上升,用戶使用持續(xù)時間卻呈下降趨勢。如何提高用戶粘性成了讓Keep頭痛的難題。
Keep決定打造健身界的“李佳琦”。據(jù)報道,2021年,Keep發(fā)布“萬人伸展計劃”,通過IP化運營扶持健身內容創(chuàng)作者,并計劃投入5000萬元現(xiàn)金獎勵及流量資源,重點提升頭部創(chuàng)作者商業(yè)影響力。
同時,Keep加大了健身IP資源布局。帕梅拉之后,2021年3月,Keep又邀請擁有大量人氣的健身達人“小馬哥”入駐,后者將在YouTube上的80條視頻內容獨家授權給了Keep。周六野、歐陽春曉等健身博主也與Keep簽約。
但此舉提高用戶粘性的效果并不明顯。最新的招股書顯示,2020年至2022年,Keep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為2970萬、3440萬、3640萬,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(shù)分別為191萬、328萬、362萬。盡管訂閱會員數(shù)一直在增加,但同期月會員留存率卻逐年下滑,分別為73.3%、71.7%及65.3%。
Keep對健身博主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弱。在Keep砸錢扶持健身內容的時候,B站、抖音、快手、小紅書也開始下場,爭奪健身這塊專業(yè)領域,這對Keep形成降維打擊。
一門心思打造健身界“李佳琦”的Keep沒想到,他們的愿望被抖音實現(xiàn)了。2022年上半年,劉畊宏通過抖音火爆出圈,掀起全民健身熱潮。最火的時候,他的抖音賬號12天時間漲粉4000多萬。
劉畊宏現(xiàn)象就像一顆石子投入湖中,不僅激起了各大平臺深挖健身內容的信心,也讓健身主播看到了泛娛樂平臺的流量魅力。大量直播健身主播開始在流量更大的綜合平臺上輸出內容。
Keep搶占的健身IP帕梅拉、小馬哥、周六野、歐陽春曉等,雖然簽約Keep做獨家付費課程,但他們在其他平臺上同樣創(chuàng)作了大量優(yōu)質且免費的內容,甚至獲得的流量遠超Keep。周六野在B站擁有974.7萬粉絲,在Keep粉絲量僅631.4萬。歐陽春曉在Keep上擁有165.2萬粉絲,僅占其B站粉絲量的1/3。
有早期博主已經放棄Keep。在Keep擁有53.3萬粉絲的叔貴,最新的動態(tài)停留在2019年9月6日,粉絲頻頻在評論中催更,但沒有得到博主的任何回應。在Keep上沉默的叔貴,是B站最為活躍的健身博主之一,目前粉絲數(shù)達275萬。
一位粉絲超10萬的Keep健身博主盧珊告訴《中國企業(yè)家》,他運營了B站、小紅書、微博、Keep等多個平臺賬號,其中微博擁有幾百萬粉絲,已經躋身為健身類頭部賬號。
“對于專業(yè)健身博主而言,Keep是一個好平臺。Keep要求所有授課博主有執(zhí)照,專業(yè)性遠勝于其他平臺。”盧珊說,但他并沒有花太多精力運營Keep賬號,現(xiàn)在已停更。
Keep平臺出于專業(yè)、嚴謹?shù)目紤],設置了極為嚴格的內容審核。有一次,盧珊上傳視頻審核未獲通過,為此他花費了很多精力,找大量論文、資料,發(fā)給審核人員,以證明視頻內容的專業(yè)性和正確性。盧珊對于Keep平臺的專業(yè)、嚴謹非常欣賞,但這種審核機制也給他帶來了諸多麻煩,這也成為他停更的一個直接原因。
更深層的原因,則與他個人的變現(xiàn)需求有關?!捌脚_上有大量健身博主,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帕梅拉、周六野。事實上,想要健身博主在平臺活躍并且持續(xù)輸出內容,平臺得讓他們能變現(xiàn)、能掙到錢?!?/p>
在盧珊看來,一名健身達人,除非沖到最頭部,否則在線上做全職博主是不現(xiàn)實的?!盁o論是Keep,還是B站,獎金池的獎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?!北R珊說,這些平臺提供的變現(xiàn)方式在他看來都不夠理想。
小紅書是現(xiàn)在盧珊最活躍的平臺。根據(jù)盧珊的經驗,小紅書是幾大平臺中最好變現(xiàn)的,會直接給博主推廣告,引導博主與廣告商家合作。不過對他變現(xiàn)最有幫助的是小紅書的同城流量——他在小紅書上分享的健身專業(yè)內容,會為他引來許多線下同城用戶。
易觀分析品牌零售行業(yè)資深分析師李應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,內容平臺有強者恒強的網絡效應。用戶越多,就越能吸引創(chuàng)作者生產更多的優(yōu)質內容,優(yōu)質內容越多反過來又會吸引更多用戶。當綜合平臺向健身領域傾斜,會迅速做大健身市場。在這種情況下,Keep必須打造綜合平臺所無法提供的服務和優(yōu)勢。
出圈的獎牌,盈利的解藥?靠內容起家卻面臨內容逐漸“失守”的Keep,目前更迫切的挑戰(zhàn),就是如何讓它的資本故事更有吸引力。這些年,Keep一直備受質疑,被指虧損十幾億,積累了3億用戶,卻沒找到賺錢的門路。
近日,Keep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。在這之前,2022年2月和9月,Keep已經兩度遞表,招股書兩度失效。最新的招股書顯示,2022年,Keep實現(xiàn)收入22.1億元,同比增長36.6%。但最大的虧損問題仍然存在。2020~2022年,Keep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.06億元、8.27億元和6.67億元。
過去三年,Keep自有品牌產品撐起了營收的半壁江山。2020~2022年,自有品牌產品收入分別為6.37億元、8.72億元和11.37億元,占總收入的57.5%、53.9%和51.4%。
同期,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收入分別為3.38億元、5.58億元和8.94億元,占總收入的30.5%、34.4%和40.4%;廣告和其他服務收入分別為1.32億元、1.90億元和1.80億元,占總收入的12%、11.7%和8.2%。
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這些業(yè)務都不具備真正的核心競爭力。除了引以為傲的專業(yè)內容受到綜合平臺的沖擊外,在智能手環(huán)、智能手表、跑步機等運動產品上,Keep需要跟小米、華為、蘋果搶生意。在巨頭面前,Keep并沒有明顯優(yōu)勢。
“Keep的所謂產品,如器材、食品或可穿戴式智能健康產品,并沒有真正超越相關行業(yè)的平均線。在平臺進行搭售,只是通過消耗平臺和品牌口碑達成,并沒有形成平臺和產品互相增益的效果。Keep業(yè)務整體都只有先發(fā)優(yōu)勢,而缺少品類競爭優(yōu)勢。”互聯(lián)網分析師張書樂認為,Keep的故事,在資本市場并不能構成強大的吸引力。
今年2月,一位博主“韓敘hanXu”在社交平臺上發(fā)文稱,“和Keep的朋友聊,試了這么多變現(xiàn)模式都不太順,結果靠著賣獎牌就賣了5個億?!盞eep“賣獎牌”因此出圈。隨后,Keep辟謠稱5億元不實。
Keep獎牌是指用戶在Keep平臺付費報名線上體育賽事,例如跑步、跳繩、騎行等,完成后就能獲得Keep設計的實物獎牌,形式包含獎牌、徽章、手鏈等。Keep每場線上賽事的報名費不等,大多集中在39元一場的價位。
一位Keep內部人士稱,2016年Keep就開始運營賽事活動。2021年10月,Keep上線大耳狗主題線上跑,獎牌意外火爆。之后,Keep加大與IP的合作力度,運營賽事活動,“初衷是‘拉新促活’,吸引非健身圈的用戶進入Keep的‘池子’,再通過健身課程沉淀下來?!?/p>
Keep獎牌的出圈,正是因為與其他IP的聯(lián)名,使之突破運動圈層,受到非健身圈年輕人的關注。獎牌成為Keep一個新增長點,招股書中,Keep稱未來可能舉辦更多的虛擬賽事,增加用戶的活躍度。
也正因此,一些用戶認為,Keep頻繁運營賽事,將獎牌做成一門“功利”的生意,背離了運動的初心。他們認為這是Keep急于變現(xiàn)的表現(xiàn)。
用戶確實明顯感知到了Keep的盈利焦慮。近日有多位Keep用戶投訴,Keep推出直播暢練卡后,普通會員的權益被削減。此前普通會員能享受的直播課程、實感騎等權益,需要購買價格更高的直播暢練卡才能享受。
2015年,Keep創(chuàng)始人王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,“如果Keep在2016年不能轉型成為一家盈利的互聯(lián)網公司,那么Keep也就沒有什么機會了?!钡珪r至今日,他的盈利焦慮尚未尋到解法。
本文(含圖片)為合作媒體授權創(chuàng)業(yè)邦轉載,不代表創(chuàng)業(yè)邦立場,轉載請聯(lián)系原作者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聯(lián)系editor@cyzone.cn。